雲水一鉢 蕭惠幸書畫網

洪昌穀序

真如大化,靈府獨運
- 惠幸女史「雲水一鉢」書畫禪藝展 - 

    藝術是文化的精萃,時代的語言,大可引領潮流,小能彰顯自我,作品之可貴就在於真誠地自抒胸臆,窮變風神,故主體性靈的抉昧,允稱第一要義。傳統儒家提倡的全人養成教育-志道、據德、依仁、遊藝,所謂「遊於藝」即主張從個人生命的情趣出發,以一種自適自如,暢豁無礙的精神態度來顯化自我,藉以達到性靈的滿足。延繹而論,書畫創作的本質也是如此,因此石濤在《畫語錄》中便提出:「夫畫者從於心者也。」作品是情思載體,澄澈地反映生命情調,才是創作的核心價值,經作者的蒙養而忠實地表達自身感受,進以形塑個人獨特藝術語彙,是評騭作品良窳的充要條件。依此觀點來看;書畫家蕭惠幸的創作無疑是種最貼近藝術本質的表現。

    蕭惠幸女史,生於人文薈萃的台南,髫齡之際便喜丹青柔翰,信筆揮灑即韻趣橫生,深受師長勗勉與同儕推崇,先後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國立台南教育大學美勞組暨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以第一名優異成績取得華梵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其天資穎悟,戮力勤學,學養深閎,涉獵廣博,舉凡文學、史學、美學、禪學、繪畫、書法、均有極佳造詣,創作之餘偶以作品與賽,迭獲大獎,一時之間讚譽沓至。可貴者;她不以虛名撓懷,依舊謙沖自牧,熱心教學,創作不輟,純誠篤實之行,足為後學者榘範。

    盱衡古今,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除了機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才情與努力,蕭惠幸於茲三者兼具著實令人稱羨。然與其著意於她得天獨厚的稟賦,不如關注於她虛心求進的耑志。綜觀其在藝術的進程上;除了積極地吸收當代各種西方思潮來擴展創作視野,另外還大量汲取中國傳統的文化內蘊來深化創作思維,故其作品往往能將傳統與現代兼容,東方與西方並蓄,進一步轉化成個人獨特的創作語彙,這就是她的作品看似那麼舊卻又那麼新,深具耐人尋味的魅力所在。

    明代文士高啟於《審游贈陸彥遠》文中云:「學者,必游于賢人君子之域。」惠幸女史深諳斯理,多年前帶藝入澹廬之門,親炙書學巨擘曹秋先生之嫡傳黃金陵教授,聆受教益兼以孜矻潛習,書畫更見孟晉,境界愈顯恢弘。邇近復受曉雲法師禪藝哲思薰染,創作上無論以禪入畫,或以書證禪,咸能圓成實性,不執兩端,充分體現靈府獨運的自性機格。

    此次惠幸女史的書畫創作展名為「雲水一」,旨在傳達對事物超然曠達、自適無礙的真如精神,因此藉字以寫無限,藉色以明無形,每件作品〝看似平常實奇崛〞處處充滿圓融大化的禪理機鋒,使有限的構成中呈現出無窮的韻味。

    晚清國學巨擘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二六》謂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生與藝道,理無二致。經過長久的實踐,惠幸女史的藝術進路由第一境界的立志高遠出發,走過璀璨的第二境界耑志勤學,此刻正邁向第三境界的本我觀照,在自覺中轉識成智,以筆墨親證無性勝義,這是一次禪與藝欣遇的殊勝因緣,深值吾人目覽心游。

                        

                                         

華梵大學前藝術學院院長            

中‧韓繪畫交流學會會長     洪昌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