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陵書法集(二)
一燈黃金陵老師自1960年拜曹公秋圃學習書藝,1973年開班授課,到1981年得中山文藝獎,1982年成立書會,至2013年結束教學,其間教學相長四十年,出版書法專輯二集及書論等著作七種,其中書法集皆已絕版。第一輯是1982年4月印製,乃因獲得中山文藝獎後,才自認可出版作品集,以感謝父母親、曹恩師及劉培中師父的栽培與教導。第二輯是1987年10月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展印製,於該館國家藝廊展出,當時一燈師47歲,是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藝廊開辦展出以來最年輕的藝術家,即使到今日,在國家藝廊也是一項紀錄。在二輯相隔的五年中,一燈師自我要求突破傳統技法,並融合各書體之長於一體,而發展出所謂的《黃隸》、《黃篆》、《黃楷》等,著重書法美學的呈現,其中的書法技藝,是需要紥實的書法基礎,及多年的潛心鑽研與磨鍊;而一燈師的美學藝術表現,更是現階段自稱書法家者所忽略的。網頁所呈現的是第二輯作品集部分內容。
- 草書三幅
- 描述:
此三件作品皆為草書,卻是三種草書技法,章草、狂草、連綿草,表現三種不同的氣韻及美感,尤其是行氣及字串的重心、中心,書寫時是一氣呵成,沒有思考從心直接發出。一燈師鼓勵學生創作,但是美學是第一條件,沒有美的基底,不能稱作藝術!